我們在使用細胞培養瓶進行細胞培養時最怕出現的情況可能就是細胞培養瓶的發現了污染了,今天富道細胞來跟大家分析一下細胞培養瓶培養細胞時的污染情況。
細胞房要保證干燥整潔,不然很容易染菌。真菌污染后,培養液清亮,培養瓶中出現絲狀物,細胞生長變慢,最后由于營養耗盡及毒性作用而使細胞脫落死亡。一旦發現真菌污染,可能導致整個培養箱中的細胞受到污染。需要徹底清理打掃培養箱、超凈臺、水浴鍋、細胞房等。

污染培養細胞的多為煙曲霉、黑曲霉、毛霉菌、孢子霉、白念珠菌、酵母菌等。霉菌污染后多數在培養液中形成白色或淺黃色漂浮物。一般肉眼可見,較易被發現,短期內培養液多不混濁,倒置顯微鏡下可見于細胞之間縱橫交錯穿行的絲狀、管狀、及樹枝狀菌絲,并懸浮飄蕩在培養液中。很多菌絲在高倍鏡可見到有鏈狀排列的菌珠;念珠菌或酵母菌形態呈卵形,散在細胞周邊和細胞之間生長。
真菌污染多發生在傳代、換液、加樣等開放性操作中,所以實驗過程一定要注意。發生污染后,最好是廢棄。雖然抗菌的補救措施,但發生真菌污染后會對實驗結果產生影響,因為細胞培養瓶中出現污染一般是廢棄這瓶細胞。如果細胞價值較大,大家可以參照一些補救措施進行補救。
發生細菌污染時,培養液短時間內顏色變黃,出現渾濁現象,顯微鏡下觀察時,培養液中有大量圓球狀顆粒漂浮,細胞變圓脫落死亡。細菌不像真菌有孢子,所以當一瓶細胞出現污染時,一般不會污染培養箱中其他細胞,將污染細胞廢棄就行。有時需要檢測菌源在哪里,即把培養液、水浴鍋等液體培養驗證,如果沒有必要進行驗證,將這些廢棄即可。
細胞房中水浴鍋是菌的一大孵育箱,勤換水、滅菌,拿進超凈臺的物品多噴酒精,杜絕可能染菌的情況。
支原體污染剛開始難以察覺,有專門的檢測試劑盒檢測。細胞污染的種類可分成細菌、酵母菌、霉菌、病毒和支原體。發生污染后,最好將細胞廢棄。其主要的污染原因還是無菌操作技術不當、細胞房超凈臺環境不佳、血清污染和細胞污染等。嚴格無菌操作技術、清潔的環境、與品質良好之細胞來源和培養基配制是減低污染的最好方法。
上一篇: 細胞培養瓶中出現了污染的原因排查
下一篇: 細胞培養瓶中細胞生長緩慢